问题 | 主犯与从犯的刑罚轻重比较 |
释义 | 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仅适用于共同所犯之罪,不包括主犯独立作案的罪行。在主犯是连续犯的情况下,从犯应比照主犯与其共同参与作案的犯罪事实及刑罚来处罚。 法律分析 根据犯罪行为所具有的事实情况应当归属的法定刑幅度,依照刑责相一致的原则确定主犯的刑种或刑期,不应从重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是就刑事责任而言,而不是比照主犯的宣告刑从轻、减轻处罚。如果主犯有其他从轻、减轻的量刑情节存在,其宣告刑可能与从犯一样,甚至更轻。 (2)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只能就共同所犯之罪而言,共同犯罪以外的罪的处罚,不能成为比照的对象。如果主犯犯有数罪,从犯犯一罪,从犯只能比照与主犯共犯的一罪处罚。 (3)在主犯是连续犯的情况下,从犯只能比照与主犯共同参与作案的犯罪事实及主犯对比应处的刑罚来进行处罚。主犯单独作案的犯罪事实及应处的刑罚,应被排除在比照的范围之外。例如主犯与从犯共同盗窃,之后主犯又单独连续实施了多次盗窃的,从犯应比照的是主犯与其实施共同盗窃应受的刑罚。 拓展延伸 主从犯的刑罚差异:评析刑法中主从犯刑责的不同处理方式 主从犯的刑罚差异是指在刑法中,对主犯和从犯在犯罪责任和刑罚上的不同处理方式。主犯是犯罪的主要实施者,承担着更重的犯罪责任,通常会面临更严厉的刑罚。而从犯是在主犯指使或协助下参与犯罪的人,其犯罪责任相对较轻,刑罚也相对较轻。主从犯的刑罚差异是基于犯罪的主次关系,旨在实现刑罚的公平与合理性。刑法对主从犯的刑责差异的处理涉及到主犯与从犯之间的关系、犯罪的性质和后果等因素的综合考量。通过评析刑法中主从犯刑责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刑法对不同角色犯罪人的刑罚差异的立法目的和依据,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结语 根据犯罪行为的事实情况确定主犯的刑种或刑期时,应遵循刑责相一致的原则,不应从重处罚。根据刑法规定,从犯应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需要注意的是,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仅适用于共同所犯之罪,不包括主犯犯有的其他罪。此外,在主犯为连续犯的情况下,从犯的处罚应参照共同参与作案的犯罪事实和主犯应受的刑罚,而主犯单独作案的犯罪事实和刑罚不在比照范围内。主从犯的刑罚差异是为了实现刑罚的公平和合理性,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八条对从犯规定应当按照其犯罪的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