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失业待遇能领几个月 |
释义 | 失业待遇是指在失业期间,符合条件的个人可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机构申请领取一定的生活补贴,以帮助其度过失业期间。失业待遇的领取期限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首先,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为12个月。具体的领取期限根据个人的缴费历史和失业时长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缴费时间越长、失业时长越长的人可以领取的时间越长。 其次,如果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找到了工作,那么他们的失业保险金将在就业后立即停止。因此,如果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找到了工作,那么他们可以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时间将会相应减少。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向社会保险机构申报就业情况,否则将可能影响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和金额。 综上所述,失业待遇的领取期限取决于个人缴费历史、失业时长以及是否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找到了工作等因素。一般来说,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最长为12个月。 【法律依据】: 《失业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