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谈谈证劵发行公司的信息披露 |
释义 | 一、目前我国证券发行公司信息披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披露不及时。凡与证券市场价格相关的重大信息,证券发行公司均应在法定时间内,及时向投资者做出。但是,一些证券发行公司并不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二)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整。凡是供投资者判断证券投资价值的,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重大信息,必须全部披露,不得故意隐瞒,重大遗漏。即上市公司应依法充分披露内容完整的财务报告和实际发生的重大事项。但事实上,目前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在披露对外投资、关联交易等重大信息时,多数是不完整的。 (三)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信息披露义务人所公开的信息必须是可靠的、不得有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必须与自身的客观实际相符;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必须尽可能详尽、具体,无遗漏。在我国目前加强市场监管,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原来在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一些间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多年来形成的顽疾要想在短时间内祛除是不可能的。于是一些感观灵敏的上市公司,在得到政策面趋紧的消息后.开始使出浑身解数,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大动作。 (四)信息披露不公平。信息披露义务人在信息披露的场合和途径方面,对所有投资者获得和利用信息、时,应同等对待,无判别且不得设置障碍。包括两方面:一是所有投资者都有平等获得和利用信息的机会,不能只向某一部分投资者提供信息;二是公开披露信息的使用应没有障碍,对获取信息的投资者而言,取得信息的场合和途径不存在任何障碍。作为中小投资者,我们经常可以从某些非正规渠道听到一些可以影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传闻。而这些传闻往往会在几天或几个星期后,从该公司披露的信息中得到证实。尽管目前许多业内分析人士对上市公司分析的精确度可以达到发射航天飞机的水平,但是能够精确到毫厘的恐怕没有几个,除非该等人士具有特异功能。 二、我国证券发行公司违规信息披尾的动机和信息质不高的原因 (一)信息披露造假预期收益高,成本低,严重影响了信息披露的质量。 对于信息披露违规者而言,只要违规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违规收益,违规者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而违规的预期收益等于其从证券市场上募集到的资本,包括首发、增发和配股所获得的募集资金或通过信息披露时间差谋取的暴利。由于目前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并不完善,会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很小,收益颇丰,且即使造假被发现,其所承担的违规成本也是极有限的于是,会计造假者有了可乘之机。一方面,一些证券发行公司为了掩盖其违规经营行为,违规进行信息披露。正如前面提到的广东威尔违规后受到的处罚是,应要对此事件进行追认和公告;对两名保荐代表人—中国证监会以持续督导存在不足,未关注到该公司发生违规行为的进行谈话提醒,要求以后应引以为戒,加强学习等等。而对于违规使用募集资金归还银行贷款一事,没有任何消息。如此低的违规成本势必会造成继往开来的后果。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若不能如期披露定期报告,将面临退市的后果。上市公司为保有继续到证券市场上圈钱的资格,不择手段地在自己的会计报告中弄虚作假.以免被罚牌下场。 另外,目前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中存在内幕及相关人员泄密的情况。公司内幕信息人员及相关人员因保密意识不强,造成公司重大信息提前泄露;或其利用获取本公司信息与法定披露信息的时间差,与证券投资机构联手,在股价波动中快速赚取可观收益。这种违规行为行动非常隐秘,不易被监管和发现,被处罚的概率和违规成本极低。上述这些违规行为,无论是剥离后的娇好面容,承诺的灰飞烟灭,还是内幕人员的一夜暴富,无一不证明了违规信息披露存在明显的收益效应。 (二)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行为影响了信息披露的质量。 在证券发行公司信息披露中,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专业性中介机构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受聘于证券发行公司,对其公开披露的各种财务数据、文字信息的公允性、合法性进行专业审查和鉴证,并出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家上市公司命运的,负有责任的报告。这些由中介机构的保荐人、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执业人员签名的文件,一旦在证券发行公司披露的信息中出现,无疑将增加该信息的说服力和可信性。然而,我国中介机构的法人制组织形式,降低了中介机构人员的责任或过失成本,出现了在利益的趋动下,许多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在执业时,应执行的审计程序不执行,或审阅报表不尽责,甚至为了一已私利,帮助证券发行公司制造虚假信息,不严格履行勤勉义务的情况,助长了证券发行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行为。 三、改进证券发行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和倍息质,的建议 (一)加大对违规信息披露者、违规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的处罚力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