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租赁双方应当遵守合同约定,但租赁物品损坏后的赔偿标准并未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如果租赁合同中未约定赔偿标准,则应当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1.《合同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义务,保护对方合法权益。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民法典》第七百五十条规定:“出租人应当保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目的,租赁期间保持使用状态。出租物因不可归责于承租人的原因损失或者毁损的,承租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3.《民法典》第七百五十二条规定:“承租人未按照约定使用租赁物或者未按照约定时间归还租赁物,致使租赁物损失或者毁损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如果租赁物损坏是因为承租人的原因造成的,承租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合同中未明确赔偿标准,应当根据损失程度和市场价值等因素进行协商,最终达成双方认可的赔偿方案。如果无法协商一致,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