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谁知道什么叫本法?它具有法律效力吗? |
释义 | 一、法律效力具体指以下内容:1。法律生效的范围。包括:时间效力是指法律生效的时间和终止的时间;空间效力是指法律生效的地区(包括领海和领空)。通常国家法律适用于全国,地方法规只在本地区有效;对人的效力是指法律对谁有效。如果有的法律适用于全国公民,有的法律只适用于部分公民。 二、法律约束力。如果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则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受法律保护。一般来说,法律效力可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又称狭义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谁、什么、在哪里、什么时候有约束力。本章所说的法律效力,即狭义的法律效力。非标准法律文件的效力是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和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2、法律对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采用了四种对人的效力原则:1。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使在这个国家也不适用。 2、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人,无论是否为本国公民,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的,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三、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为依据,是否适用本国法律;任何侵犯本国利益的人,无论其国籍和地区,都必须受到本国法律的追究。 4、以属地主义为主,结合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这是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原则。中国也是如此。采用这一原则的原因是:既要维护本国利益,坚持本国主权,又要尊重他国主权,照顾法律适用的实际可能性。 3、法律具有以下效力: 1、对人的效力对中国公民的效力中国公民在中国一律适用中国法律。中国境外公民也应遵守中国法律,受中国法律保护。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适用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中国的法律适用;另一种是中国以外的法律适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外国人和无国籍人适用中国法律。外国人在中国以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期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但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分为:属人主义.保护主义.折衷主义 2、对事物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什么样的行为有效,适用于那些事物。这种效力范围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什么行为应该做,什么行为不应该做,什么行为可以做。指出法律对什么有效,确定不同法律之间调整范围的界限。 3、空间效力是指法律在哪些地区有效,适用于哪些地区。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内的所有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底土和领空,以及作为领土延伸的本国驻外使馆、外国船舶和飞机。 4、时间效力是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法律是否追溯其生效前的时间和行为。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法律规定的具体生效时间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终止。法律终止生效的时间法律终止生效,即法律被废止,是指法律效力的消除。一般分为明示废止和默示废止。废止,即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确规定废止旧法。默示废止,即在适用法律中,当新法与旧法发生冲突时,适用新法实际上废止了旧法。追溯法律法律的可追溯性法律的可追溯性,又称法律的可追溯性,是指法律是否适用于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若适用,则具有溯及力;若不适用,则无溯及力。(法律一般以不溯既往为原则。当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旧到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既往,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在一些关于民事权利的法律中,法律是可追溯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