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订采购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
释义 | 1、签订采购合同的要点 企业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时,应注意以下点: (1)项目相等 物料名称、规格、数量、单价、总价、交货日期及地点,须与请购单及决策单所列相符。 (2)付款办法 按照买卖双方约定的条件付款,一般付款的方式可以分为下列两种: ①一次性付款。约定供应商将物料运抵企业,经企业人员验收合格后一次付清。 ②分期付款。依金额大小及供应期间的长短分为几期,例如: 第一期为预订期(订金),于签订合约并办理保证经认可后给付,其数额以不超过采购总价30%为限。 第二期款,依供应进度至一半或物料运抵企业时付40%。 第三期款(即尾款),地物料运抵企业经验收合格后给付;但末期款应不少于工程部价的10%为宜。 (3)延期罚款 于合同书中约定,供应商须配合企业生产进度,物料最迟在几月几日以前,全部送达交验。除因天灾及不抗力的事故外,倘逾期,每天供应商应赔偿企业采购金额千分之几的违约金。 (4)解约办法 于合同书中约定,供应商不能保持进度或不能符合规格要求时的解约办法,以保障企业的权益。 (5)验收与保修 末合同书中约定,供应商物料送交企业后,须另立保修书,自验收日起保修一年(或几年)。在保修期间内如有因劣质物料而致损坏者,供应商在于15日内无偿修复;否则企业得另请修理,其所有费用概由供应商负责偿付。 (6)保证责任 于合同书中的约定,供应商应找实力雄厚的企业担保供应商履行本合同所订明的一切规定,保证期间包含物料运抵企业经验收至保修期满为止。保证人应负责赔偿企业因供应商违约所蒙受的损失。 (7)其他附加条款 视物料的性质与需要而增列。例如:订制马克、继电器及变压器等类的物料,须于合同中约定,出厂前供应商应会同企业技术人员实施各项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交货。 2、签订采购合同的主要条款 采购合同的条款其实就是采购合同正文的内容。具体如下: (1)数量条款 数量条款的主要内容是: ①交料数量; ②单位; ③计量方式; 必要时还应说明误差范围。 (2)价格条款 价格条款的主要内容有价格术语的选用、结算币种、单价、总价等。具体如下: ①价格金额; ②货币类型; ③交料地点; ④国际贸易术语; ⑤物料定价方式等; (3)品质条款 ①技术规范; ②质量标准; ③规格; ④品牌名称等; 在采购作业中,须以最明确均扩式去界定物料可接受的质量标准。一般有三种方式来表达物料的质量,第一种是用图纸或技术文件来界定物料的质量标准;第二种是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界定物料的质量标准,当用文字或图示难以表达时常用样品来表示,样品也可以作为物料的辅助规格,与图纸或技术文件结合使用。 (4)支付条款 ①支付手段有:货币或汇票,一般是汇票。 ②付款方式: 银行提供信用方式(如信用证); 银行不提供信用但可作为代理(如直接付款和托收)方式。 ③支付时间: 预付款; 即期付款; 延期付款。 ④支付地点:付款人和指定银行所在地。 (5)检验条款 在一般的买卖交易过程中,物品的检验是指按照合同条件对交货进行检查和验收,涉及数量、质量、包装等条款。主要包括检验时间、检验工具、检验标准及方法等。 (6)包装条款 包装条款的主要内容有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费用和运输标志等。具体如下: ①标识; ②包装方式; ③材料要求; ④环保要求; ⑤规格; ⑥成本; ⑦分拣运输标志等。 (7)装运条款 装运条款的主要内容有: ①运输方式; ②装运时间; ③装运地与目的地; ④装运方式(分批、转运); ⑤装运通知等。 (8)保险条款 保险是企业向保险公司投保,并交纳保险费。物料在运输过程受到损失时,保险公司向企业提供经济上的补偿。 条款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保险类别及其保险金额,指明投保人并支付保险费。 (9)仲裁条款 仲裁条款是指买卖双方自愿将其争议事项提交第三方进行裁决。 仲裁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①仲裁机构; ②适用的仲裁程序; ③适用地点; ④裁决效力等。 (10)不可抗力条款 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不能预见的、人力难以控制的意外事故,如战争、洪水、风暴、台风、地震等,致使合同执行过程被迫中断。遭遇不可抗力的一方可因此免除合同责任。 不可抗力条款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不可抗力的含义; ②适用范围; ③法律后果; ④双方的权利义务。 不管签署的是水产品采购合同,还是其他类型的采购合同,在合同签署之前,可以先审查采、供货双方的基本情况,再者需要严格审核采购合同主要条文,这些主要条文包括交货地点、接受货物时间、各方当事人享有的权利等。 一、邀请招标程序各需多少天 财政部对《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已经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第87号令《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第十四条,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通过以下方式产生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并从中随机抽取3家以上供应商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 (一)发布资格预审公告征集; (二)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建立的供应商库中选取; (三)采购人书面推荐。 采用前款第一项方式产生符合资格条件供应商名单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资格预审文件载明的标准和方法,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 采用第一款第二项或者第三项方式产生符合资格条件供应商名单的,备选的符合资格条件供应商总数不得少于拟随机抽取供应商总数的两倍。 随机抽取是指通过抽签等能够保证所有符合资格条件供应商机会均等的方式选定供应商。随机抽取供应商时,应当有不少于两名采购人工作人员在场监督,并形成书面记录,随采购文件一并存档。 投标邀请书应当同时向所有受邀请的供应商发出。 第十五条,资格预审公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至四项、第六项和第八项内容; (二)获取资格预审文件的时间期限、地点、方式; (三)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截止时间、地点及资格预审日期。 第十六条,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的公告期限为5个工作日。公告内容应当以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发布的公告为准。公告期限自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最先发布公告之日起算。 第十七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不得将投标人的注册资本、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利润、纳税额等规模条件作为资格要求或者评审因素,也不得通过将除进口货物以外的生产厂家授权、承诺、证明、背书等作为资格要求,对投标人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第十八条,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提供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提供期限自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发布之日起计算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提供期限届满后,获取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不足3家的,可以顺延提供期限,并予公告。 公开招标进行资格预审的,招标公告和资格预审公告可以合并发布,招标文件应当向所有通过资格预审的供应商提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