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屋借款合同什么样 |
释义 | 一份合同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贷款金额、期限、用途、贷款利息、贷款发放条件、贷款的偿还、提前还款、违约责任、担保、保险、争议解决、合同生效和附件等十余项,其中与借款人利益关联最紧密的几项是利率的确定、提前还款和违约责任的范围。 一、等额本息的提前还款 提前还款是指借款方在还款期未到之前即先行偿还贷款的行为。提前还款在某些情况下对借款人有利而对贷款人不利,所以是否允许提前还款以及提前还款的条件应予明确规定。提前还款包括提前全部还款、提前部分还款且贷款期限不变、提前部分还款的同时缩短贷款期限三种情况。 选择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时要充分考虑资金运作和后续资金来源,在预期不确定的情况下建议期限设置尽可能的长并且前期还款尽可能少(最好低于可以确定的还款资金额),从而增加灵活度,防止因还款资金不足而出现不良信用记录或者生活拮据,同时在资金充裕的时候既可以选择将这些资金用于投资(建议选择较低风险的产品,比如保本理财产品、国债、企业债等),又可以选择提前还款(若较低风险投资收益率低于银行贷款利率一般会选择提前还款)。但要与银行做好提前还款不收违约金的约定(在借款合同中约定)。 总之,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并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选择提前还款。如果未来预计收入会逐渐减少、想节省利息,那么我的建议是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法,此种还款方式最终还款利息总额会少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利息总额,因为不管利息调低或者调高,所还利息都是和贷款本金相关的,不受其他变量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所偿还的总额其实是一样的。 由于等额本息产生的利息相较于等额本金更多,前期偿还的利息占比较大,而本金并没有偿还多少。而等额本金由于前期偿还的本金较多,后期偿还的利息较少。所以等额本金比等额本息产更适合提前还款。 二、银行借贷还款方式是什么? 1、先息后本法又称期末清偿法 指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还清贷款本息,每月偿还利息。一般适用于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2、等额本息还款法 指在贷款期内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息。 计算公式为:每月还款额=月利率乘以(1月利率)还款期数/(1 月利率)还款期数-1乘贷款本金。遇到利率调整及提前还款时,应根据未偿还贷款余额和剩余还款期数调整公式,并计算每期还款额。 3、等额本金还款法 指在贷款期内每月等额偿还贷款本金,贷款利息随本金逐月递减。特点是定期、定额还本,每月付款及每月贷款余额定额减少。 计算公式为: 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还款期数(贷款本金-已归还货款本金累计额)乘以月利率 4、等比累进还款法 借款人在每个时间段以一定比例累进的金额(分期还款额)偿还贷款,其中每个时间段归还的金额包括该时间段应还利息和本金,按还款间隔逐期归还,在贷款截止日期前全部还清本息。通常比例控制在0至( /-100)%之间,且经计算后的任意一期还款计划中的本金或利息不得小于零。分为等比递增还款法和等比递减还款法,预期未来收入递增可选前者,减少提前还款的麻烦;预期未来收入递减可选后者,减少利息支出。 5、等额累进还款法 与等比累进还款法类似,不同之处就是将在每个时间段约定还款的“固定比例”改为“固定额度”。分为等额递增还款法和等额递减还款法:收入增加的客户可采取增大累进额、缩短间隔期等办法,减少利息负担;收入水平下降的客户可采取减少累进额、扩大累进间隔期等办法减轻还款压力。 三、借款人未按期限还款怎么办 1、借款人迟延还款的,应负违约责任。2、提前还款,即借款人在约定的偿还借款期限届满前偿还借款。如果当事人对提前还款有约定的,按约定履行,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提前还款条款的;如提前还款不损害当事人利益,可不经贷款人同意而提前还款,利息按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如提前还款损害贷款人利益的,贷款人有权拒绝借款人提前还款要求。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六十九条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第六百七十条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第六百七十一条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