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盗窃罪惯犯与累犯的区别 |
释义 | 有如下区别: 1.成立条件不同,行为人有前科是成立累犯的必要条件,而惯犯则不存在这种限制。 2.犯罪种类限制不同。惯犯反复实施的必须是同种犯罪,而累犯则没有同种犯罪和异种犯罪的限制。 3.主观表现不同。累犯实施犯罪行为所持的心理态度,既可以是直接故意,又可以是间接故意。惯犯实施犯罪行为所持的心理态度则只能是直接故意。 一、怎么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 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1、主体方面:行为人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主观方面: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3、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4、客体方面:行为人的行为侵犯了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法律关系。 二、构成刑事犯罪的条件有哪些 犯罪的主要条件是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一、犯罪主体。指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有的犯罪是几个人实施的,有的犯罪是几个人实施的。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犯罪行为及其结果的心理状态。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犯罪行为负责的单位也有主观心理状态。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犯诈骗罪的,犯罪人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犯罪犯罪对象。是指刑法保护和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对象与犯罪对象不同,犯罪对象直接针对犯罪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65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刑法》第66条,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