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档案改派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档案改派意思是,在学校上报就业方案和主管部门,核发报到证后,毕业生正式到用人单位报到前,进行单位及地区调整的一种做法。通俗地说,就是指将派到原单位的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档案等人事关系,重新派到新的用人单位或其上级人事主管部门。 一般来说,无特殊原因,毕业生不得随意办理改派手续。但毕业生如果已改变就业意向、更换单位,就需及时办理改派手续,否则会影响其人事关系的落实和解决,造成很大的麻烦。按教育部门的要求,对已经落实就业单位并领取就业报到证的毕业生,原则上两个月内不予受理改派手续,而且各高校对办理改派手续也都有一定的时限要求。 因此,要办理改派手续,必须要原单位同意解除协议,原单位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同意,新单位同意接收,新单位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同意。 离职档案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离职后需要持的原单位的辞职、辞退和接触劳动合同关系的档案;本人或委托人凭身份证、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辞职(辞退)等离职文书、与新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关系有效文书到人才中心开《商调函》后,凭《商调函》到原档案所在单位办理调档手续。在人才中心的流动人员档案,本人或委托人凭身份证到人才中心开具《商调函》,持《商调函》到对方人才中心办理调档手续。根据人事档案管理规定,人事档案的移交和管理由人事部门组织或委托。有条件的单位(一般是人才交流中心)具体负责,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让和管理人事档案。同时,人事档案掌握在自己手中,组织人事部门不会认可档案材料的真实性。 报到证不改派有什么影响 如果你的报到证不改派,不将改派过的报到证交给单位,就是档案材质中缺失一个很重要的材料。后期再想纠正,将会是很麻烦的事情。 报到证,是应届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教育统招生)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由教育部印制,省、市、自治区教委(教育厅)签发,分上下两联,上联交毕业生本人报到使用,下联由学校装入毕业生档案。 法律依据: 《档案法》四十八 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县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有关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录、复制、公布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三)买卖或者非法转让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四)篡改、损毁、伪造档案或者擅自销毁档案的; (五)将档案出卖、赠送给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的; (六)不按规定归档或者不按期移交档案,被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 (七)不按规定向社会开放、提供利用档案的; (八)明知存在档案安全隐患而不采取补救措施,造成档案损毁、灭失,或者存在档案安全隐患被责令限期整改而逾期未整改的; (九)发生档案安全事故后,不采取抢救措施或者隐瞒不报、拒绝调查的; (十)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毁、灭失的。 该内容由 杨振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