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需要知道的自我保护方法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受到的特殊保护以及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未成年人禁止有以下不良行为:长时间缺课、晚上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偷窃、观看色情制品等;未成年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教育权、身体自由权和内心自由权、财产权等权利,同时也承担维护国家统一和保卫祖国等义务;未成年人犯罪会受到不同的处罚,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法律分析 一、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禁止有以下不良行为: 1. 长时间缺课,不按时回家; 2. 晚上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产;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合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未成年人享有以下权利: 1、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2、受教育权,即未成年人有依法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权利; 3、身体自由权和内心自由权; 4、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5、财产受到管理、保护权以及独立财产权; 6、生活获得照顾权等。 三、未成年人的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四、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结语 未成年人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未成年人也享有合法权益,应得到充分保护。未成年人应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荣誉,保卫祖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未成年人犯罪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十条_禁止制作、复制、出版、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引诱自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舞台艺术作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 第五十三条_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刊登、播放、张贴或者散发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广告;不得在学校、幼儿园播放、张贴或者散发商业广告;不得利用校服、教材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商业广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