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写好政府材料 -法律知识 |
释义 | 法律分析: 1、买本公文写作类的书,熟悉一下各种文体; 2、如果只是搞宣传的,看看同行网站上的新闻报道,借鉴一下; 3、数据向机关的各业务科室要,甚至可以先让他们打底稿,这是他们应该做的;实在不行,向他们要会议活动的方案、领导讲话稿什么的,回来自己编; 4、向领导要相机、录音笔等采访工具; 5、向你的前任或分管领导请教。 采报政务信息的质量要求 1、反映的情况应当真实准确、及时,重大事件上报前,应当核实。 2、信息中的事例、数字要准确无误。 3、实事求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防止以偏概全。 4、主题鲜明,文题相符,言简意赅,力求用简练的文字和有代表性的数据反映事件的概貌和发展趋势。 5、反映的情况、问题、思路、举措、经验等,应当有新意。 6、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 7、适应科学决策和领导需要。 采写政务信息的基本方法 采写信息是信息工作者的基本功。信息工作者要掌握采写信息的基本功,就必须学会收集、筛选和撰写信息的基本方法。 (一)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写好信息的基础,要把信息的收集贯穿于信息工作的全过程,做到结合实际、把握重点、及时准确、全面真实。 结合实际,就是要立足于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在与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有关的范围内有效收集信息。不能舍本求木,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本部门、本单位工作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信息收集上。 把握重点,就是要根据服务领导的需要,抓住本部门、本单位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吃透上情,把握下情,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不能面面俱到,不关边际。可以把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按照一定的时间段分为常规工作、重点工作和临时工作,从中发现信息源,收集素材。 及时准确,就是要注重信息收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信息的价值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的,再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收集,就会失去价值。收集信息必须迅速及时,特别是对那些动态性、苗头性、趋向性信息的收集,更是要分秒必争,不然就会贻误时机。 全面真实,就是要注重广泛收集信息,防止以偏概全,确保信息的真实性。真实可靠是政务信息的生命,要把好信息来源关,从不同的角度广泛收集,尽量避免遗漏,剔除信息收集中的一切不真实内容,绝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二)筛选信息。筛选信息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鉴别、比较和选择,是保证信息质量的关键环节。筛选信息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准、用。 真,就是真实。收集的信息要真实,筛选的信息更要真实。从某种意义讲,筛选就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把关和求证,看来源是否可靠,数据是否准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新,就是要筛选出时间新近、内容新鲜的信息。筛选出的信息要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新鲜事、新材料、新数据,在发展进程上是新情况,在结论上是新思想、新观点。 准,就是要筛选、提炼,形成准确、简明的信息,为领导正确决策服务。 用,就是要可用、适用,使小信息派上大用场,这是信息的最终出路。要通过筛选,使信息具有针对性、适时性、综合性,达到一篇信息能反映一个倾向、一个建议能解决一类问题、一个结论能揭示一条规律、一个预测能解决一种趋势的目的。 对信息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我们认为,要搞好信息工作,至少要具备三个能力:一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二是要有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要有总结归纳的能力。要提高这几个能力,就必须勤奋学习。一是要学理论。主要是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运用这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以此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信息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二是学业务。学习写作技巧、调研方法和必要的法律法规。三是学文化。学习历史、文学等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在学习方法上,向书本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在工作和写作实践中学,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汲取创新思维的营养。 第二,要甘于寂寞,乐于奉献。搞信息工作非常清苦,大家在单位都是身兼数职,要做好这份工作不仅花时间,还要花很大的精力,需要经常加班加点,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无私奉献精神,不能遇事讲价钱、讲条件、讲客观、讲困难、讲回报。没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就耐不住这份寂寞,守不住这份清贫,干不了这份工作。 第三,要勤于思考,善于创新。信息工作主要是服务领导、服务决策。领导没有想到的我们要为领导想到,领导没有做到的我们要为领导做到,领导没有说到的我们要为领导说到。这就要求我们勤观察、勤钻研、勤思考,力求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写得好,做到精益求精,多为领导提供一些有思想浓度和亮点的优质信息。 如何收集深入挖掘政务信息 第一、从重点工作中总结信息。部门的信息工作者必须围绕部门的重点工作,及时反映本单位、本行业发生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重大问题。 第二、从文件中采集信息。各级文件、会议和领导批示中蕴含着信息,我们要善于从中采集与反馈,为领导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 第三、从基层材料中提炼信息。基层工作常常带有探索与尝试性,一项工作的开展与发展直至取得成效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因而日常的工作信息是一种处于原始状态的信息,常会显得“质朴有余、深度不够”,但这材料中不乏亮点,只要我们加强对基层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提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能提高原有信息的价值,提炼出好信息。 第四、从网络媒体中捕捉信息。网络资源博大而丰富,传输速度快捷而便利,它是人们了解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大源泉。 第五、从新闻中寻找信息。新闻来源渠道宽广,其中不乏有价值的信息。我平时注意每天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阅读《中国质量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黄石日报》等报纸,一方面积累知识,另一方面还想从中发现信息灵感。 第六、从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坚持“抓点、走线、跑面”搞调研,采取定期综合、专题综合和积累汇总的方法,将调研的大量基础材料,化浅为深,集零为整,变缺为全,形成专题式、综合性信息,从而提高信息层次。 法律依据: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一、党政机关公文由文秘部门或者专人统一管理。设立党委(党组)的县级以上单位应当建立机要保密室和机要阅文室,并按照有关保密规定配备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