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教师对于大学生打架怎么处理方法 |
释义 | 教师对于大学生打架的处理方式如下: 1、首先处理受伤的同学,及时治疗,通知学生家长; 2、心平气和的进行处理,认识到学生打架是很正常的事情; 3、要本着公平的态度进行处理; 4、要采用科学的处理方法; 5、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理由的机会; 6、让学生认识的自己的错误; 7、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学校可以开除学生吗? 受教育是未成年人的权利,对于成绩差、品行不好的学生,学校和老师应当给予帮助,不能歧视,更不能任意给予纪律处分,甚至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对有违纪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说服、教育和帮助;确须给予处分的,学校应当先向未成年学生及其监护人说明理由并听取意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作出处分决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学生或其父母可以向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由他们进行处理。 二、校园暴力如何解决 1、学校应该在学校内做好预防措施,校园发生暴力事件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对师生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2)加强对校内有精神病症状病人的监控;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关心,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与照顾帮助。 (4)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模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2、一旦发生学校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报警;可按紧急报警按钮或打“110”报警电话。 (2)立即报告局安管科。先口头、后书面。 (3)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送往就近医院抢救,并通知家属。 (4)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学校派应变能力强、口才较好的老师与歹徒周旋,尽力规劝其中之犯罪;同时学校要全力保护好在现场或附近的学生,并迅速疏散之安全的地方。 (5)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处理。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和善后处理 学生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对学生来说,让“暴力”远离校园,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 每个同学都要树立正气,这样才会形成学校的正气,这就要求我们同学要按中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养成举止文明、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好品德和好习惯。 三、哪些属于严重教学事故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视为严重教学事故。 1、未经教务处批准,教师不按教学计划要求组织教学或随意删减课程教学内容1/5以上。 2、教师未经教务处批准,随意调课或随意请人代课或代他人上。未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擅自停课、旷课;或迟到、或提前下课10分钟以上。 3、没有及时出考试试卷,或试卷分装场次登记有差错,影响正常考试。 4、监考迟到5分钟及以上(以开考时间为准),或监考时擅离岗位,或失职,造成考场秩序混乱;或监考中不负责任,对学生答题进行暗示、提示;或对学生违纪现象瞒报、放纵学生舞弊或不填写上交考场记录。 5、试卷在印刷、传送、保管过程中泄密;或参与制卷的人员泄漏考试内容或伪造成绩。 6、考试命题内容和份量不符合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出现开考后60分钟内有1/2以上的学生交卷或因命题原因导致学生成绩严重失常;或试题有严重错误,影响考试正常进行。 7、未按评分标准评定成绩,或成绩报出后又随意更改成绩;或丢失考试成绩。 8、不按要求将试卷管理归档,或造成试卷丢失。 9、学生在实习、实验过程中因教师的错误指导或擅离职守,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学生伤亡事故。 11、其它违反正常教学秩序,对教学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