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效力的补正规则 |
释义 | 合同效力补正规则有以下几点: (一)形式具有瑕疵合同的补正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补正,如: 1.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3.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 (三)成立未生效合同的补正,如: 1.未办理批准、登记或者备案手续的合同; 2.未经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订立的合同; 3.未经审批的三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 4.未经出租人同意的转租合同。 (四)无效合同的补正,如: 1.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 2.城镇房屋租赁合同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4.商品房买卖合同 一、合同的效力四种类型 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都没有对合同有效规定统一的条件。但是我们从现有法律的一些规定还是可以归纳出作为一个有效合同所应具有共同特征。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对“民事法律行为”所规定的条件来看,主要应具有以下条件: (一)有效合同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无效合同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以下情形的民事行为无效: 1、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性民事行为能力人; 2、以虚假的意思表示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 3、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4、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三)效力待定的合同 所谓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法律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发生效力与否尚未确定,一般须经有权人表示承认或追认才能生效。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必须经其法定代理人的承认才能生效;二是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必须经过本人追认,才能对本人产生法律拘束力;三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权利而订立的合同,未经权利人追认,合同无效。”《民法典》第47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四)、可撤销合同 可撤销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或者是出于重大误解从而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予以撤销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主要原因是: 1、缔约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这其中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民法典》第147条对此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2、合同是否撤销必须由享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时,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才能予以撤销,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一般是不能依职权主动来予以撤销的。这一点似乎更有强调的必要。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法院就不管当事人是否提出这一请求或主张就直接依职权来撤销了合同,实在是有越权之嫌。而且《民法典》第152条还规定: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由此可见,撤销权是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的一项权利,该当事人既可以依法主张,当然也可以依法予以放弃,这也充分地体现当事人的意愿。 3、合同在撤销前应为有效。 二、合同效力补正 所谓合同效力补正,是指当事人所订立的合同因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导致合同不能满足有效条件,当事人可以通过事后补正或者实际履行来使合同满足有效的条件,促使合同有效。 另外关于合同效力补正原则,根据《民法典》及相关释义,也称为履行治愈规则,是指欠缺法定或者约定形式要件的合同因当事人的履行的事实而弥补合同缺陷,使本来无效的合同成为有效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