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外资审计风险的成因 |
释义 | 外资审计风险形成因素是多样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审计人员素质的有限性等,都是引起审计风险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1、外部环境的复杂性:首先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薄弱、会计信息失真,一些被审计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对某些敏感事项故意提供信息失真的财务报告或经过加工处理的其他资料,企图使审计人员按其提供的资料出具涉外审计报告,从而将会计问题转嫁为审汁风险。其次,国内单位利用外资心切,在缺乏某些“硬件”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外方的要求,对诸如审计等特殊条款很少有周全的考虑,又未能与审计人员及时沟通,给审计操作带来难度与风险。再次,有的地方领导以维护地方利益为借口,担心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披露出去会引来制裁和处罚,影响项目建设和当地声誉,干预审计机关依法揭露和处理问题,致使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情况不反映、不处理、不曝光,其结果将导致报出的审计意见不能恰当地反映真实情况,审计人员不能放开编制涉外审计报告,降低了审计的权威性,加大了审计风险。 2、审计方法的局限性现代外资项目通常采用年年详审一遍的方法。由于审计人员数量的缺乏和时间的压力,要求必须把审计的力量重点放在各个重要组成项目上,但又无法放弃一些审计人员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也不愿意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抽取全部业务的一部分来进行审查。另外,即使审计人员愿意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抽取部分样本来代表总体进行审查,但具体应用到审计中来,审计人员还是没有十分把握所抽取的样本就能代表整体,因此,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审计人员急功近利,仓促马虎,极易遗漏重要事项形成审计风险。 3、人员素质的有限性:由于部分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英语水平、电脑应用和相关知识不足,使编制的对外审计报告存在着报告的内容不充实、英文表述不当、工作底稿等基础性工作不扎实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外方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与疑义,进而加大审计风险。有的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及实务经验、风险意识欠缺,使其难以做出适当的专业判断,从而不能把握审计风险,更有少数审计人员违背审计职业道德,未能遵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要求,更是审计之大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