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1、犯罪嫌疑人给受害者带来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可以在检察院提起公诉时附带民事赔偿诉讼。 2、如果确实犯罪嫌疑人没有财产可以执行,那么民事赔偿执行中只能中止,待发现被告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时候,再恢复民事执行。 3、刑事案件受到侵害的,国家没有补偿义务。如果生活困难的,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救助。 4、对于受害人的赔偿只能以犯罪嫌疑人的财产为限。不得由犯罪嫌疑人的其他亲属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其他亲属自愿承担的,法律是允许的。 法律客观: 《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