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二审是终审判决吗 |
释义 | 刑事二审是终审判决。一般情况下,适用第一审诉讼程序审结后的判决,在上诉期间,是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结后的裁判,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但是,任何规则都有例外,我国刑诉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就是二审终审制的例外。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有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或者当事人认为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发动或申请再审,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可以通过当事人的申诉或者检察院的抗诉等提起。 同时,当事人以申诉的方式启动审判监督程序需要满足以下时间的要求: (一)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2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 (二)超过2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1、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2、原审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3、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因此,在刑事诉讼中,一般情况下二审就意味着审判的终结,意味着判决的生效。但是,如果一审和二审的案件确实有错误而影响公正的判决时,当事人可以申请提起审判监督程序。这也是司法公正在程序方面的提现。 一、刑事二审判决生效要多久 1、刑事二审判决,一般是自判决宣告之日起开始生效。由于二审的判决是终审的判决,所以自法院作出判决,并当庭予以宣告或者定期宣告的当天正式生效。并且对于二审判决,不能上诉、抗诉,但可以依法提出申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百四十四条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二、刑事诉讼二审判决后是否还可以上诉 1、刑事案件经过二审后,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不能再提起上诉,只能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并且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也是出现程序上的错误才能提起。 2、对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可以上诉,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