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三支一扶的一扶是指 |
释义 | 三支一扶中的一扶指的是扶贫工作。三支一扶是毕业生基层落实政策,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三支一扶招募对象一般为应届毕业生及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学历要求大专以上。基本条件为: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2、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3、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4、身体健康。 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医、支农、扶贫的简称。 2006年,中组部、原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以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招募计划侧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支教计划” 到师资紧缺的基层义务教育学校从事支教服务。 “支农计划” 到乡镇或农技服务部门从事支农服务。 “支医计划” 到乡镇卫生院从事支医服务。 “扶贫计划” 到乡镇从事扶贫开发项目服务。 工作时限:服务期限一般为2-3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工作期满后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 法律依据: 《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 第十二条 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贫困县的管理,组织落实贫困县考核机制、约束机制、退出机制;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 第二十一条 各定点扶贫单位应当紧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细化实化帮扶措施,督促政策落实和工作到位,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不脱贫不脱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