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处罚的时效是几年
释义
    我国《行政处罚法》中所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处罚时效一般是二年。但至多可延长至五年。如果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行政机关不能给予行政处罚;如果违法行为对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造成了危害后果,则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能再予以处罚。
    一、行政处罚时效经过比较详细如何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二、行政处罚多长时间不发现就失效
    行政处罚要在二年内不发现就失效。如果依法应受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行政机关不能再对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如果违法行为给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造成危害后果的,则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行政机关不能再处罚行为人。
    三、不予行政处罚的情节有哪些情形
    不予行政处罚的情节有以下几种情形:
    1、违法行为情节较轻,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2、违法行为人不满14周岁;
    3、精神病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
    4、违法行为超过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时效未被发现。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一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自行政处罚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7: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