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司法拍卖税费承担的相关法律规定 |
释义 | 当事人可以就司法拍卖过程中税费的承担标准进行约定,但是,在当事人之间没有约定或者就《竞买公告》《竞买须知》关于税费的规定产生争议时,人民法院应当参照民事交易中自主买卖的相关规定确定司法拍卖或抵债双方的税费承担标准。 一、拍卖所得房屋需注意问题 1、产权清晰 拍卖的房屋产权要清晰,过户不会有任何问题,委托拍卖的房屋如设有抵押权的,应先注销抵押权,而法院委托拍卖的,要提交法院委托拍卖函及协助执行通知书。 2、价格合理 如一些房屋的起拍价仅为市场价的七成至八成,超过起拍价就可成交。 3、流程完备 委托拍卖的房屋,拍卖公司首先要对房屋的权属进行严格的审查,然后再同委托人签订《委托拍卖合同》。经拍卖所得的房产办理产权时需提交房屋权属证书,拍卖成交确认书,委托拍卖协议,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委托书。 4、预算充足 拍卖是处理一些不良资产的一种手段,必须要一次性付完钱,而且过户过程中所产生的税费全部由买受人承担(大部分是这样,也有些地方是法院拿到拍卖款后会扣下部分用来缴税),而绝大多数人并不知情直到缴税的时候才大吃一惊。而且拍卖的房产有一些税费是很高的,有的税比房屋还贵,有些人贪便宜,没弄清楚情况就拍下来,后来才发现结果无法办证,所以建议大家买前先找专业人算一下所有的费税大概要多少,自己心里有个底。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被拍方是企业的话,这种房屋基本都是税费非常高的,土地增值税如果走清算流程的,很可能税比房屋本身要贵,这样的话,拍卖款加税费,再加上其他七七八八费用,有可能比买个二手房的费用要高了。 当然,也有一些情况税费比较便宜,多见于被拍方为个人房屋,而且房屋购买时间有两年以上。因为房屋拍卖视同销售,所以也享受二手房转让的相关税收优惠。因此,在拍卖之前了解相关手续,以及要交的税费和其他费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二、法院判决后大概多久会拍卖房子 判决生效后,原告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就可以拍卖房子。从起诉到拍卖,正常走下来,要一两年左右。 法院执行房屋时,需要有以下程序: 1、在拍卖前,会查封相应房屋,然后会有专业人士对房屋价值进行评估,只有确定房屋价值才能够正式进入拍卖程序。 2、拍卖时无人竞价或者是竞买人的价格应低于保留价,到场的申请执行人或者是其他执行债权人若申请或者同意以该拍卖所定的保留价接受拍卖财产的,应当将该财产交出抵债。 拍卖时无人竞买或者是竞买人的应价低于保留价的,应当于六十日内再次进行拍卖。 3、第三次拍卖对于第二次拍卖仍未成功的不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应当在六十日内进行第三次的拍卖。 另外,法院查封裁定书、评估报告、拍卖裁定书都需要送达双方当事人,这也需要时间。 如果无法送达相关法律文书,需要公告送达,公告期限是两个月,最大的不确定性就在这个阶段。 三、卖房人应缴纳税费: 1、印花税:房款的0.05% 2、交易费:3元/平方米 3、营业税:全额的5.5%(房产证未满5年的) 4、个人所得税:房产交易盈利部分的20%或者房款的1%(房产证满5年并且是唯一住房的可以免除)以上价格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价格以购买时为准。 5、拍卖房产过户存在的问题: (1)拍卖房屋计税价格的确定,容易引起争议。司法拍卖成交后,竞买人交付的成交价款会被用于支付诉讼费用,清偿债务等用途。 该笔价款一般不会被用于支付房屋过户税金,因此拍卖的成交价应当视作房屋过户的不含税价格。理论上房屋的计税价格,应根据拍卖成交价结合房屋销售方承担的税种和税率换算得到。 如果将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费都计税在内,计税价格多则会比拍卖成交价高约14%。建筑面积、土地性质等因素都会影响换算后的计税价格。相比普通二手房以评估价、合同价、核定价为计税价格,相关换算过于复杂。除非具备财税专业知识,普通纳税人很难理解,容易引发征纳矛盾。 (2)与产权登记部门的衔接,容易出现脱节。首先,竞买人拍得房产后,由于法院和房管部门尚未做解封等后续工作,可能出现纳税人缴纳了税费后无法办理过户的情况。 其次,经济纠纷按照司法管辖原则归属于对应的法院受理。有的地方法院习惯于在拍卖前,将拍卖房产土地证、房产证予以注销。这就使得计税所依据的房产信息,只能依靠国土局、房管局出具的证明。 目前,本地产权登记部门出具的房产信息证明并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存在遗漏关键信息,造成税款流失的风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