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专利权人寻找专利转让的途径 |
释义 | 这是专利转让最基础和开始的环节,往往比较易实现。寻找专利转让的方法有许多。专利权人通过寻找具有好评的企业、专利中介机构、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转让,引导投资者购买专利。 在这个环节,专利权人必须对自己的专利价值摸底,秉着尽量能够交易为原则,避免盲目预高或估低专利价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导致合作失败。 一、专利受让人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专利交易中由于存在着诸多风险,受让人在专利交易前应澄清对专利的模糊认识,防范专利权人的欺诈行为,全面评估以规避风险。 1、专利的有效性评估。有三层含义,一是查询专利法律状态,明确专利权在目前阶段是否有效;二是检索专利是否有被无效的风险,评估专利转让过程中的有效性;三是检索专利是否有侵权的风险,评估专利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若存在权利冲突,可主动协商以期达成相互许可协议。 2、专利的价值评估。专利的价值主要以未来经济收益(指因使用或转让专利权而产生的期望收益)为评估基础,其评估应以专利的有效性为前提,从法律角度至少应从如下方面考虑: (1)法定时限,越临近进入公有技术领域的法定时限,其价值就越低; (2)保护范围,依据权利要求确定、由说明书进行解释的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越窄,其价值也就越低; (3)其他资料:专利技术一般还额外需要专利权人提供的工艺流程、工程图纸等详尽资料来辅助实施,同时在先使用权可作为专利侵权的抗辩理由,真实完整的研发、生产记录也应能一并交付。 3、专利交易的合法性。在公平协商的原则下,针对自然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经营企业等客体,规定了专利转让涉及的登记公告、作价评估、最高出资比例等,保证专利交易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4、明确风险责任:在转让合同中,受让人可明确专利权人应对专利权的效力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即专利权人保证其专利不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权利,保证申请过程中未实施任何不当行为,并保证该专利符合专利法的授权条件。受让人还可明确专利转让费用的支付是以专利权的有效为前提,无效专利应返还转让费用,支付方式可为分期以及提成支付。 5、培养专利应急和预警机制的意识。一是该机制具有前瞻性,可提早发现侵权行为的发生,及时给出对策,可通过协商或无效突破专利壁垒,以避免被起诉后的准备不周、应诉中的抗辩不力,占据主动;二是该机制具有导向性,可确定现有有效的专利技术在企业从事的技术领域内留下的空白或软肋地带,结合市场需求引导企业自主研发的方向,以降低企业在专利纠纷中的事务支出,与业内同行共谋发展;三是该机制具有战略性,可通过分析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运用各种专利战略、策略,通过专利布局来实现专利权利益的最大化。 二、转让技术属于什么服务 专利转让是专利申请权人和专利权人把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让给他人的一种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全民所有制单位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必须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中国人(或单位)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转让专利申请或专利权的当事人必须订立书面合同,经专利局登记后生效。专利转让包括出售、折股投资等多种形式。 专利是通过寻找企业或者寻找一些创业报纸,专利中介机构,网络平台进行转让,如佰腾技术商城、中国应用技术网等途径转让,引导投资人购买专利,如颇具好评的三方合作模式。 三、专利许可合同与专利转让合同区别 1、获取权利的方式不同 专利转让一般都是通过购买专利时实现专利权变更的一种方式,就是指权利人将其专利的专利权全部转让给受让人的行为;而专利许可通常是以签订专利许可合同的方式来实现的,是指专利权人允许被许可方在一定区域内、一定期限内以一定方式使用专利的行为。 2、专利权归属不同 专利许可中被许可方仅能在一定期限、一定地区、以一定方式实施许可方所许可的专利,并支付一定的费用。专利所有权仍在许可方手中,被许可方仅仅只有有限的使用权,许可方有权转让其专利。 专利转让则不同,转让人丧失所有专利权,受让人获得所有的专利权。受让人成为新的专利权人,有资格完全支配该项专利。 3、生效条件的不同 专利许可只需通过许可方和被许可方订立书面合同,以合同中的有关约定作为专利生效的主要参考条件。 专利转让出需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外,还必须向管理专利的相关部门登记专利转让事项后方能正式生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