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应纳税所得额高点好还是低点好 |
释义 | 应纳税所得额高点好还是低点好要看情况来选择。 1、从少缴税的层面考虑,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越少越好。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越少,需要缴纳的个税也就越少。 这样不管是预扣预缴时,还是年度汇算清缴时,都可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2、从高收入的层面讲,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不是越少越好,反而是越多越好。毕竟个人应纳税所得税额越少也意味着收入越少。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少缴税,但是实际可支配的收入也会减少。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法: 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 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1)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3)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 (4)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 综上所述,个人和企业都需要注意应纳税所得额的高低对其税负的影响,同时也需要遵守国家的税法规定,以确保合法合规的纳税义务。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暂行条例》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