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中哪些内容可能导致购房合同无效? |
释义 | 购房合同无效的情况包括:1)开发商无预售证出售房屋;2)开发商误导或胁迫购房者签订合同;3)开发商私自变更设计;4)实际交付面积与合同约定误差超过3%;5)主体结构不合格。购房者可举证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 法律分析 购房合同无效的情况有: 1、如果开发商在没有取得预售证的情况下就向购房者出售房屋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则购房合同无效。 2、对于开发商误导导致购房人产生重大误解,或者开发商胁迫购房者违背真实意思而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是无效的。 但是购房者需要进行举证来申请法院和仲裁机构予与变更或者撤销。 3、开发商私自变更设计包括户型、面积朝向等事先没有经过购房者同意的,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购房合同无效。 4、开发商实际交付的房屋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的建筑面积或者套内面积误差绝对值超过3%,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购房合同无效。 5、房屋主体结构指的是承重墙、梁、柱等,经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核验,确属主体结构不合格的,购房人有权退房,购房合同无效。 拓展延伸 购房合同无效的常见原因及法律解析 购房合同无效的常见原因包括虚假陈述、违反法律规定、违背公序良俗、违反强制性规定等。虚假陈述指出卖方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如房屋的实际面积、权属状况等。违反法律规定包括未按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转让手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违背公序良俗指合同内容违反道德伦理或社会公共利益。违反强制性规定是指合同中的条款违反了法律、法规等强制性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购房合同无效将导致合同的无效性,双方不再具有合同约束力,需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因此,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双方应当谨慎并确保合同内容合法、真实,以避免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况发生。 结语 购房合同无效的情况多种多样,包括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证擅自签订合同、误导、胁迫购房者签订合同、私自变更设计等。购房者可通过举证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变更或撤销合同。此外,若房屋实际交付面积与合同约定存在误差或房屋主体结构不合格,购房者也有权要求退房,合同将被视为无效。常见的合同无效原因还包括虚假陈述、违反法律规定、违背公序良俗、违反强制性规定等。购房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慎重考虑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以确保双方权益的保障。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