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手机窃听是否违法?
释义
    黑手机犯罪标准:手机卡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知晓或应知他人利用手机卡实施犯罪并出售或提供手机卡;倒卖包含50条以上个人信息的手机卡;违法所得超过5000元;数量未达标准但按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
    法律分析
    黑手机符合以下任一情形就构成犯罪:
    1.手机卡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手机卡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手机卡;
    3.倒卖手机卡包含的个人信息五十条以上;
    4.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
    5.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拓展延伸
    手机窃听:法律界的争议与法规解读
    手机窃听是一项备受争议的行为,涉及到法律界的许多讨论和法规解读。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手机窃听被视为侵犯隐私和违法行为。相关法律规定保护个人通信的隐私权,禁止未经授权的窃听行为。然而,一些辩护人认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刑事调查或国家安全问题,手机窃听可能被认为是合法的手段。这引发了关于权衡个人隐私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辩论。因此,法律界一直在努力解读和平衡相关法规,以确保公民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
    结语
    黑手机犯罪的标准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手机窃听引发法律界争议,权衡个人隐私与公共利益成为挑战。法律界将继续努力解读相关法规,确保公民权益得到保护,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全。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