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事故报告书写作指南 |
释义 | 工伤报告书的撰写要点及工伤认定不予受理情况。工伤报告书应包括单位概况、事故细节、伤亡人数、采取措施等。工伤认定未提交充分资料或逾期补正将被拒绝受理。逾期申请工伤认定除特殊原因外,也会被驳回。对不服工伤认定决定的申请人,可提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 法律分析 一、工伤事故报告书怎么写 工伤报告书的书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二、工伤认定不予受理情况 1、对于工伤认定未能提交充分资料,同时在行政机关发出补正通知书后规定时间内未能做出补正的,工伤认定机关理应不受理。 2、对于工伤认定超过申请时效的,除特殊原因外(具体指劳动关系的确认、医疗尚未终结等),工伤认定机关可以驳回申请,不予受理。 3、伤者或者伤者家属、用人单位对所申请的不予受理的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于60日内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高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在90日内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拓展延伸 工伤事故报告书的撰写要点与注意事项 在撰写工伤事故报告书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和注意事项。首先,确保报告书的格式规范,包括标题、日期、报告人等基本信息的准确填写。其次,详细描述事故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人员等相关信息,尽可能客观地陈述事实。同时,要注明受伤人员的身份、伤情和医疗处理情况,提供相关证据和医疗记录支持。此外,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指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责任归属。最后,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或建议,确保受伤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使用主观性的词语,尽量客观陈述;注意报告书的语言简练、清晰,避免使用复杂的法律术语;确保报告书的逻辑结构严谨,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流畅;在撰写过程中,注意保护受伤人员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最后,仔细校对报告书,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的信息。 这些要点和注意事项将有助于你撰写一份准确、全面、有力的工伤事故报告书,为受伤人员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 工伤事故报告书的撰写要点与注意事项包括:确保格式规范,详细描述事故经过,注明受伤人员身份和伤情,提供相关证据和医疗记录支持,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归属,结合法律法规提出赔偿要求或建议。注意避免主观性词语,语言简练清晰,逻辑结构严谨,保护受伤人员隐私和个人信息,并仔细校对报告书。这些要点和注意事项将为你撰写一份准确、全面、有力的工伤事故报告书提供有力支持,维护受伤人员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