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抢注名人名字为商标可以吗? |
释义 | 一、抢注名人名字为商标可以吗? 由于现行商标法规定的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八种情形”中,并不包括不得将公众人物姓名注册为商标,于是,不少商家就钻起法律空子,为“搭便车”抢注公众人物姓名为商标。这种现象不但损害了公众人物的权利(主要是姓名权),同时也助长了一种不劳而获的投机主义,并不利于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所以说商标抢注属于不受商标法认可的。 不久前,最高法对“乔丹”商标案宣判:因争议商标的注册损害了迈克尔·杰弗里·乔丹对“乔丹”享有的在先姓名权,违反商标法规定,应予撤销。这一判决既为持续4年的“乔丹”商标案画上句号,也给企业界上了一堂商标普法课。而在该案宣判后随即出台上述《规定》,显然要以制度形式限制商标“傍名人”。乔丹 根据这个《规定》,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领域公众人物姓名等申请注册为商标,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属于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的“其他不良影响”,即公众人物姓名不得作为商标使用。这一方面指导和规范各级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另一方面对热衷于“傍名人”抢注商标者是一种警示。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商家需要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甚至有人认为商标“傍名人”现象,也反映出在市场经济中商家品牌意识的提升。但在笔者看来,商家注册的商标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的权利。商标“傍名人”,恰恰说明这种商标只是投机取巧,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内涵。 这次发布的《规定》,在保障公众人物在先权利的同时,也能促使商标抢注现象回归理性,即给长期以来浮躁的商标抢注现象泼了一盆冷水,有利于提升商家的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从这个角度而言,《规定》具有多重价值。但是,《规定》的发布能不能让商标“傍名人”现象从此画上句号呢? 应该说,聪明的商家不会再去“傍名人”抢注商标,因为一旦被自己抢注姓名的“名人”起诉,将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注册商标、包装品牌的努力都可能白费,还有可能付出其他代价。但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排除某些人某些商家仍顽固不化,还有钻漏洞、“傍名人”的投机心理。 这是因为,《规定》主要适用于法院审理环节,如果受侵害的公众人物没有通过法院来维权,《规定》则起不到限制作用。有法律人坦言,这类案件“打官司从起诉、审理到判决,若再从一审打到二审,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诉讼费用等成本往往会非常高”。这可能会影响某些“名人”维权决心。 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商标“傍名人”,除《规定》指导法院审理外,还应该从商标注册环节入手,即商标注册部门应该杜绝注册商标“傍名人”,要做到这点还需要完善我国商标法——把公众人物姓名明确纳入商标禁止使用范畴。如果商标注册环节能够杜绝商标“傍名人”,就能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此外,该《规定》还对影视作品及角色名称能否用作商标、山寨商标混淆视听怎么破等问题作出明确表述,值得肯定,也有利于遏制某些投机主义。但在《规定》之外,还需要通过完善商标法,从商标注册环节就对抢注者说“不”。简言之,法律越完善,执行越前置,越利于减少纠纷节省司法资源。 因此,抢注名人名字作为商标的行为,具有一定的侵权行为,这些侵权注册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格的控制。对于钻漏洞,傍名人等投机取巧的行为,社会的不鼓励的,严重时还有可能付出其他代价。关于抢注名人名字作为商标的问题我们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有其他疑问,欢迎来咨询我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