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事业编制?事业编制有哪些?
释义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使用事业编制,但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如设区市的城管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学校等。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等。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
    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 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2: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