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电缆工程承包合同无效怎么办 |
释义 | 一、什么是电缆工程承包合同 是指买卖双方在经济活动中对基建产品约定的价格,由双方通过谈判,以合同形式确定;承包合同是确定发包与承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受法律保护的契约性文件。 二、电缆工程承包合同无效的情形 1、没有进行招投标或者中标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双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也认为无效。 2、没有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项目 一般来讲,违法建筑分为两种,即用地违法和建设违法。工程项目没有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就是用地违法;没有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没有按照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就是违法建筑。 建筑企业承揽的工程项目是否合法,是建筑企业经营活动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没有办理施工许可证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没有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直接导致建设工程项目违法,也就无法取得施工许可证。依据《建筑法》规定,没有办理施工许可证,不能开工。擅自开工的,要勒令停工,罚款。 3、承包人没有施工资质、借用资质 根据住建部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的相关规定,国家实行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 建筑企业的资质,就是建筑企业进入建筑市场的通行证。建筑企业应当先取得施工资质,在施工资质的范围内承揽建设工程,并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分为三个序列:施工总承包序列、专业承包序列和劳务分包序列。总包合同和分包合同都必须在施工单位的资质范围内予以签订,否则没有资质、超出资质或借用他人资质,此类合同都是无效的。 另外应当强调的是,根据《建筑法》第27条规定: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共同承揽工程的,以低资质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4、承包人转包、违法分包的工程项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 5、越级承包的项目 《建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揽工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承包人超越资质等级签订的建设施工合同认定为无效。 三、电缆工程承包合同无效怎么办 日常实践中,如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确认无效,最高法的《解释》把结算标准的选择权赋予了承包人(施工企业)。大多数情况下,承包人(施工企业)可以选择按实际结算,也可以选择参照无效合同进行结算。 1、可以拿到工程款 根据最高法在《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三、十三条的规定: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可以参照合同约定获得应支付的工程价款。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且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但修复后经验收合格,承包人需承担修复费用。这种情况,也可以按合同约定拿到工程款。 3)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主张权利的,不予支持。这种情况下,承包人(施工企业)可以拿到全部或部分工程款。 2、拿到部分工程款 1)签订阴阳合同,能拿到多少工程款,关键看法院是如何认定的。 根据最高法在《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1条的规定: 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 2)施工过程中解除合同 根据最高法在《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0条的规定: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解除后,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的,发包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相应的工程价款;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参照本解释第三条规定处理。 3)违法建筑 这里所指的违法建筑是指,在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所产生的建筑。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无效的。 但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发包人取得相应审批手续或者经主管部门批准建设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因未取得规划许可证,此类建筑不可能通过竣工验收,或完工但未验收,或处于未完工的状态,因取得上述规划许可证的义务主体是发包人,发包人对合同无效承担全部责任,发包人仍应支付工程款。 但是,没有施工许可证不得进行施工,承包人对此亦明知,承包人违法施工产生违章建筑,因此承包人对合同无效的损失亦应承担与发包人同等责任。 3、拿不到工程款 如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且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经修复后验收仍不合格的,承包人不能获取工程价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