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配偶患有精神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可向法院起诉离婚。如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法院可准予离婚。间歇性精神病人可在其具有行为能力时申请协议离婚或直接起诉离婚。 法律分析 婚后得精神病可以离婚。如果一方认为因为自己的配偶患有精神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认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经调解无效的,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如果对方是间歇性精神病人,也可以在其具有行为能力时向民政局申请协议离婚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离婚。 拓展延伸 离婚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一项综合研究 离婚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根据一项综合研究的结果显示,离婚可能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离婚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增加。离婚后,个体可能面临着失去伴侣、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经济困境等多重压力。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个人对未来感到不确定、自尊心受损,甚至出现社交隔离的情况。然而,研究也发现,个体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支持系统的存在对于减轻离婚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维护个人的心理健康,离婚后的个体应该积极寻求支持和专业帮助,以适应并克服离婚所带来的挑战。 结语 离婚对个人心理健康影响深远,需要重视。研究显示,离婚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增加。个体应积极寻求支持和专业帮助,以适应并克服离婚所带来的挑战。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