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毒品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
释义 | 吸毒行为和社会犯罪活动紧密相关。吸毒者为了获取更多资金,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包括贩毒、诈骗、盗窃、抢劫和凶杀等犯罪活动。据美国毒品滥用和预防中心的数据,94%的吸毒者用于购买毒品的资金来自于刑事犯罪活动。在我国,刑法第357条明确规定了毒品的定义,贩毒被视为严重的犯罪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同时,我国刑法也对容留他人吸毒和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活动等行为作出了规定,并对此进行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 吸毒行为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出现,进而破坏社会和经济的正常秩序,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美国吸毒者用于购买毒品的毒资约94%来自刑事犯罪活动。 一、我国刑法第几条规定了毒品的定义 我国刑法的357条规定了毒品的定义。毒品在刑法上指的是有国家进行管制的成瘾类药物,常见的毒品包括海洛因、大麻、冰毒等。在中国,对毒品的管控和处罚非常严格,一旦发现吸毒者,就会被拘留,并且送到戒毒中心强制戒毒。同时,贩毒在法律上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贩毒达到一定数量的,可被判无期徒刑、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 所谓容留他人吸毒,是给吸毒者提供吸毒的场所。既可以是行为人主动提供,也可以是在吸毒者的要求或主动前来时被动提供。既可以是有偿提供,也可以是无偿提供。提供的地点,既可以是自己的住所,也可以是其亲戚朋友或由其指定的其他隐藏的场所,一般则是行为人专门为吸毒者准备的某种比较固定的场所。因此,容留他人吸毒,就是实施了容留的行为,而不管这种行为是处于主动还是被动,所以,即使是吸毒者前来要求而被动的容留行为也会构成犯罪。 三、网络犯罪的刑事处罚有哪些规定 1、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2、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以上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结语 吸毒行为对社会和经济的危害不容忽视。吸毒者为了获取毒资,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各种犯罪活动。我国刑法第357条规定了毒品的定义,对毒品犯罪活动进行了严格管控和处罚。容留他人吸毒也是犯罪行为,吸毒者或容留者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网络犯罪方面,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同时,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坚决抵制吸毒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治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