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鉴定和伤残鉴定哪个更好? |
释义 | 工伤发生后,应先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才能进行伤残鉴定。工伤认定申请应在事故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的30天内提出。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认定申请,工伤职工可在一年内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认定。省级社保部门负责认定工伤,未及时申请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对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工伤职工,还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法律分析 发生工伤后,应先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之后,才可以进行伤残鉴定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拓展延伸 工伤鉴定与伤残鉴定: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 工伤鉴定和伤残鉴定是在劳动者受伤或患病后进行的两种不同评估方式。工伤鉴定主要关注事故是否与工作相关,以确定是否应认定为工伤;而伤残鉴定则评估劳动者因工作伤残程度,以确定赔偿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需考虑具体情况。如果事故原因明确,工作与伤害有直接因果关系,则工伤鉴定更合适;若需要评估伤残程度和赔偿金额,则需进行伤残鉴定。综合而言,两者并非取舍关系,而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以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维护。因此,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估方式是关键。 结语 工伤鉴定和伤残鉴定是劳动者受伤后的重要程序,确保工伤认定和赔偿公正有效。工伤鉴定关注事故与工作的因果关系,而伤残鉴定评估劳动者伤残程度。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保障劳动者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