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重婚过了26年可以起诉吗
释义
    

法律主观:
    


    一方因为重婚导致夫妻关系出现裂痕,没有过错的一方选择离婚同时想要控诉对方重婚的,或者是在重婚案件当中,重婚的一方作为过错方主动要求离婚的,离婚和重婚是不能一起审理的,众所周知,离婚案件属于民事案件,应当适用的是民事诉讼程序。重婚属于《刑法》第258条规定的犯罪行为,应当适用刑事诉讼程序审理,两个案件属于不同的诉讼程序。,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3款第1款以及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可以总结得出,如果重婚导致离婚,调解无效的,则应当准予离婚;由于重婚离婚,没有过错的当事人有权向有过错的一方提出赔偿。由于重婚罪必须由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确定,离婚案件的审理就需要以刑事案件的重婚处理结果为依据,应当在重婚案件审理完毕以后再处理夫妻双方离婚的诉讼。,因此,对于起诉离婚的民事诉讼和针对另一方重婚行为的刑事诉讼,两个诉讼案件的审理中,离婚案件已经开始审理的,应当中止离婚案件的审理,等待重婚案件的审理结果,待重婚案件审理结束以后,恢复离婚案件的诉讼。,在婚姻当中,我们一直以来宣扬和奉行的都是一夫一妻制度,婚姻要维系需要的是悉心的经营,需要的是忠贞,出轨行为是对婚姻的背叛与破坏,有配偶还与他人结婚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属于重婚,将会面临刑事处罚。在一方重婚的情况下与对方离婚的,如果经过刑事程序认定对方构成重婚罪的,离婚案件当中可以以重婚判决作为证据,申请过错方对无过错方进行赔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重婚罪的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一)可以起诉重婚罪的情形,重婚罪是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在刑法上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重婚罪的前婚属于合法婚姻。即,重婚罪的前婚是经过合法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结婚证的婚姻。不过,在部分地区,对于未领取结婚证的事实婚姻也是给予认可的。,2、重婚罪的后婚可以是法律婚姻,也可以是法律上认可的事实婚姻关系。一就是领取结婚证的重婚,二就是以夫妻名义形成事实婚姻的重婚。,(二)起诉重婚罪需要什么证据,根据上文所述,重婚罪的后婚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领取结婚证的法律婚姻,一种是以夫妻名义同居在一起的未领取结婚证的婚姻。因此,对于重婚需要什么证据,具体得分两种情况:,1、领取结婚证的法律婚姻:此种情况比较简单,需要的证据有结婚登记或者伪造结婚证、与他人所生小孩出生证等直接证据。,2、以夫妻名义同居未领取结婚证的:此种情况由于没有像上一种情况的直接证据,因此在收集证据的时候比较麻烦,具体可以收集的证据有:朋友的证人证言、婚外情一方的保证书、忏悔书等、婚外情双方同进同出的照片录像等、双方发的亲密短信等等证据都可。,审判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地区管辖和专门管辖。重婚案件作为自诉案件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重婚案件的审判管辖问题主要是指重婚案件的地区管辖,即同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规定“犯罪地是指犯罪行为地。”,就重婚案件而言,地区管辖的分歧主要是由于重婚案件的特殊性引起的,重婚案件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被告人,也即重婚行为人通常有二人,一人不可能单独重婚;,(二)被告人的居住地与犯罪行为地通常是一致的;,(三)重婚的犯罪行为地有可能为多处,即多处重婚。,地区管辖的分歧主要是在对“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理解不一,有的法院认为被告人居住地与犯罪行为地通常是一致的,故由被告人犯罪行为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更为适宜;有的法院认为被告人居住地应指被告人重婚前最初居住地,也即被告人原户籍所在地,故由被告人原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更为适宜;对管辖权理解的差异易导致同级人民法院互相推诿管辖责任,既不利于被害人行使自诉权,又不利于人民法院及时、准确地查明案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客观:
    


    《刑法》
    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0: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