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抽逃出资罪的特征有哪些? |
释义 | 如何追诉抽逃出资罪?抽逃出资罪的追诉标准包括:超过法定出资期限、虚假出资数额达到一定比例、造成经济损失达到一定数额、导致公司资不抵债或无法正常经营、违法活动等。此外,还包括其他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 法律分析 (一)伪造虚假基础关系,公司与股东的买卖关系,公司将股东的注册资金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二)通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而变相抽回出资。 (三)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等在验资完毕后,将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四)抽走货币出资,以其他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其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补帐,以达到抽逃出资的目的。 (五)控股股东利用其强势地位,强行将注册资金的货币出资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抽逃出资罪的追诉标准 1、超过法定出资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30万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60%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资数额在300万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30%以上的。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30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额60%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抽逃出资额在300万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30%以上的。 3、造成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4、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 (2)、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3)、两年内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到行政处罚的,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4)、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5、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结语 通过伪造虚假基础关系、抵押担保、非货币部分抽走、补帐等手段,抽逃出资罪涉及公司与股东之间的买卖关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根据追诉标准,当虚假出资数额超过法定期限并达到一定比例,或者抽逃出资数额达到一定金额并占实缴出资的比例,或者造成公司资不抵债、无法正常经营、受到行政处罚等情形时,均可构成抽逃出资罪。此外,如果利用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也会被追究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三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