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品房和宅基地有什么区别 |
释义 | 一是土地性质不同,二是取得方式不同,三是土地使用年限不同,四是交易条件不同。 一、农村宅基地和房产证有啥区别 1、法律规定不同。依据国家法律,宅基地不能上市交易,所以宅基地证不能过户。而房产是可以进行市场交易的所以房产证可以过户。2土地性质不同。土地的获取方式不同。土地的发证机关也不一样。农村宅基地产权确权证书相对于房产证是有着区别的,房产证拥有者可以对房屋进行任意处分,它的买卖也不受到身份的限制。而农村宅基地产权确权证书则只是确认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对于宅基地的处分会受到身份的限制,以及在买卖后不能再申请新的宅基地。 二、土地出让和划拨有什么区别 土地出让和划拨区别问题:土地出让和划拨的性质、取得方式、权利义务、期限均不同。1.概念:土地出让:土地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划拨:土地划拨也称为土地使用权划拨或土地无偿拨用。土地使用权划拨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2.性质不同。划拨土地是在交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无偿取得的,一般不设定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但却有一定的限定条件,比如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出让土地是国家以土地使用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与土地使用者,并需要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3.取得方式不同。土地划拨: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出让:商品房建设用地原则上应该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有偿方式取得,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地产转让时,必须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审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4.权利义务不同。划拨的土地不得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出让的土地使用权人具有法定规范内的处置权,可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由此可得出,土地出让和土地划拨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同。5.期限不同。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出让土地的年限一般分40年、50年、70年。房屋类型不同。划拨土地一般为公益事业用地或回迁房、经适房等建设用地;而出让土地上多建有商品房。土地出让和土地划拨在房屋类型上是存在着一些区别的。 三、棚户区改造和商品房拆迁赔偿有什么区别 一、土地性质不同。棚户区改造房土地属于国家划拨的,属于经适房的一种,上市交易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商品房的土地是开发商有偿购买的,开发商可自行规定其价格并出售。 二、法律适用不同。房屋拆迁适用于《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而对于棚改区,因为其属于国有土地,所以适用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相关规定。 三、补偿标准不同。棚户区改造是政府为了改造城镇内的危旧住房推出的一项工程,补偿的费用通常比较低;而商品房拆迁赔偿是拆迁人对于被拆迁人所给予的补偿,补偿费用比较高,通常补偿额度等同于所拆迁房的市场价值。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宅基地: (一)因国家或集体建设、移民、灾毁等需要迁建、重建的(二)实施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或旧村改造,需要调整拆迁的(三)现有宅基地面积尚未达到本办法规定限额标准需重建、扩建的(四)已具备分户条件且原有宅基地面积尚未达到本办法规定限额标准需重建、扩建的(五)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进或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确需在农村安家落户的(六)离休、退休、退职的职工,复员军人和华侨、侨眷、港澳台同胞持合法证明回原籍定居的(七)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