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的意思是什么
释义
    总的来说,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给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根据法律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刑法除了在分则中对每一种具体的犯罪行为作了规定,在总则中对犯罪的性质和特征还作了概括性的规定,即对犯罪的基本概念作了规定。
    一、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过失犯罪的性质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二、行贿罪罚金怎样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52条的规定:判处罚金,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可是,我国刑法总则中的罚金刑,并没有规定的法定数额,而刑法分则中对贪污贿赂罪的罚金也是。在目前尚无规定的情况,应当具体案件具体看待。罚金的确定一般法院根据犯罪的具体数额、情节、造成的社会危害大小全面考虑确定,同时也会对比其余经济犯罪的标准来判断。
    三、拘役适用的对象有哪些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所犯罪行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如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犯罪人只是对他人采取非法剥夺自由的手段,将其锁、捆在某一地点,其犯罪行为较轻,但这种行为就犯罪人本身而言,有可能随时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对于这类犯罪,可给予拘役的刑事处罚。
    从我国刑法分则有关拘役的规定可以看出其适用对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
    2、拘役多适用于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3、在我国刑法分则中,拘役既可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也可以适用于本应判处短期徒刑,但具有从轻情节的犯罪。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