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最高可支付的定金金额是多少? |
释义 | 定金是双方都有责任的情况下,由买方先交付的用来表明购买意向的款项。根据《民法典》规定,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定金交付后,卖方开始履行合同义务,买方未履行约定则定金归卖方所有,卖方未履行则返还双倍定金。定金数额不宜过低或过高,一般为商品总额的10%。超过20%部分视为无效。 法律分析 在生活中,购买商品时,我们常常被提出要交付定金。那么,关于定金有什么具体规定呢?定金的作用是什么?定金比例最高是多少?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涉及到定金这一概念了。定金是双方都有责任的情况下,由买方先交付的用来表明购买意向的款项。 一、定金的概念 定金是债的担保形式之一。“是指当事人一方在合同未履行之前,在应行给付数额内预先支付另一方一定数额金钱的担保形式。 二、定金的最高比例 根据《民法典》第586条的规定,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这一比例为强制性规定,当事人不得违反。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比例超过了20%,并非整个定金条款无效,而只是超过部分无效。例如,双方约定的定金比例为合同总价款的25%,则超过部分的5%为无效。交付定金以后,卖方开始履行合同上的义务。卖方履行约定后买方支付款项,定金也算是款项的一部分。如果买方未履行约定,则该定金归卖家所有,而如果卖方未履行约定,则返还双倍定金。 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交换商品的百分之二十。定金数额不宜定得过低,也不宜定得过高。定金数额过低,则起不到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但若定金数额定得过高,则有可能使得受约方获得的损害赔偿过分的高于其实际损失。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定金合同中约定的数额超过了主合同标的20%,则把定金合同中约定的定金数额降至主合同标的的20%即可,而不应将此种定金合同视为当然无效。即约定的定金中,超过百分之二十的那部分定金将会被视为无效而取百分之二十为定金的数额。 由于定金罚则是把双刃剑,因此如果合同定金的接受方对自己的信心不是太足,应当适当降低定金的支付比例,那么合同定金比例是多少呢?一般而言,定金交付的比例为商品总额的百分之十。 结语 定金作为一种债务担保形式,是在合同履行前,买方提前支付给卖方的一定金额,以表明购买意向。根据《民法典》第586条规定,定金的金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这一比例为强制性规定,当事人不得违反。定金交付后,卖方开始履行合同义务,如果买方未履行约定,则定金归卖家所有;如果卖方未履行约定,则需返还双倍定金。定金数额应适中,过低无法起到担保作用,过高可能导致赔偿超过实际损失。一般而言,定金交付比例为商品总额的10%。根据法律规定,超过20%的部分将视为无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