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1、不可以。除了判处拘役的,有可能出来参加葬礼。 2、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是无法出来的。 一、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如何执行 1、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2、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二、刑事案开庭戴手铐吗 法庭上,除了特殊情况外,应该要解除对犯罪嫌疑人的约束,也就是不戴手铐。被告人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等较重的刑罚,还有可能出现逃跑、杀人、自杀以及自残迹象的,不可以解除对犯人的禁制。根据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在法庭审判的过程中,要密切监视被告人,始终把被告人置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三、刑拘放人是不是必须当天通知? 大多数是当天通知,但具体还分以下几种情形:1、判处缓刑的,在押人员自接到判决之时起立刻释放,相关机构一般当天会通知家属,法院的判决书到看守所,就立即释放在押人员,一般在下午。2、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的,一般判决书出来的当天家属可以知道什么时间释放,无需再通知。3、取保候审的情形,公安局取保候审单子一到,公安就会立即电话或者口头通知家属,并立即释放在押人员。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