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经适房价格有什么计算方法 |
释义 | 1.负担能力测算法负担能力测算法,就是按照购买家庭的收入水平测算其可承受的支付住房开支水平,一般以其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5%~30%作为住房月供款的标准,以此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价格。这种方法充分考虑购买家庭的收入水平,保障在其居住水平改善的同时,其他方面的消费不受影响,有利于购房家庭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尤其体现在市场价格不断上涨时。在负担能力测算法下,家庭收入水平可承受价格与市价的差额部分,全部需要财政来补贴。比如,新加坡公共住房价格的确定就依照这一思路。在新加坡,86%的人口居住在公共住房(住房发展局建设的住房)中,其中,81%拥有住房产权。在制定价格时,住房发展局不仅考虑住房开发成本,同时更加考虑购买家庭的可负担能力,并且力求维持在一定的负担水平,不会随时间变化发生太大波动。新加坡政府承诺,确保70%的家庭可以负担4室户的住房价格,90%的家庭可以负担3室户的住房价格。2.成本测算法成本测算法,就是按照承建商(开发商)的开发建造成本加上较低的利润来制定价格。比如,我国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就做了利润率不得超过3%的规定。这种方法充分考虑开发者的建造成本,在保证开发商回收成本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但是,在成本测算法下,购买家庭需要支付较高的价格,尤其是在开发成本较高时,往往超出其正常购买能力。有的家庭会选择放弃申请购买机会,有的会压缩其他方面的消费。3.市价比例法市价比例法,就是按照与同类品质住房在市场上公开价格的一定折扣比例来制定价格,在这种价格下,购买方取得相应比例的住房产权。比如,上海市2010年开始推行的经济适用住房试点方案中就实施了这种定价法。上海市闵行区首批推出的经济适用房价格,在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周边普通商品房的近3个月平均价的基础上,打6~6.5折,购买家庭相应获得60%~65%的住房产权份额。这种价格往往高于成本价。对于中低收入家庭中收入偏高的部分家庭,往往比较适合。但是,对于偏低收入的家庭,往往因为支付能力有限而无法购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