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姐姐和她老公离婚,那么离婚纠纷案件怎么审理 |
释义 | 1、关于离婚纠纷案件中公告的送达掌握。“送达难”普遍存在于当前审判实践中,对于离婚纠纷案件亦是如此。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以及人员流动性的频繁,无形中给审判工作带来了压力。在送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找不到人的情况,(这其中包括找不到本人但有电话联系方式的,还有就是既找不到人也无任何联系方式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告下落不明的,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笔者认为,公告的方式应灵活掌握。实际上, (1)许多离婚案件在原告起诉后双方仍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法院能通过电话、网络与被告直接对话,象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做好详细的书面记录,就可以视为送达。因为公告送达除了延长审理期限外,无其他任何现实意义。 (2)双方当事人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与其近亲属有联系的,也不适用公告送达。在受理的离婚案件中,笔者认为可以将其起诉书送达给其父母代为签收,也应视为直接送达。在送达的过程中,有的当事人之间没有联系,但跟其父母却有联系的,送达后其父母签收了,可以视为送达给了当事人本人。但要向被告的近亲属讲明道理,讲明不到庭的法律后果。而对于公告送达的情况,笔者认为仅适用于被送达人下落不明、其近亲属不知道、无法联系或确不愿意联系的情况。 2、离婚纠纷案件的使用程序。由于离婚纠纷案件要实行调解,故大部分离婚案件都适用简易程序。但在审判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当事人收到了开庭传票却不到庭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许多审判法官将其转化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笔者认为,向这类案件还是应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当事人收到了开庭传票,应视为对其选择简易程序的认可,其不到庭应诉,视为对其权利的一种放弃。如将该案转化为普通程序,不利于体现诉讼效率的提高。 3、结案方式的选择。离婚纠纷的结案方式有三种,即判决、调解、撤诉。在审判实践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被告方收到起诉书后,向法庭就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提供了具体的书面的调解意见,但开庭时却以种种原因不到庭。对于被告提出的调解方案原告又表示同意,那么该案应适用判决还是调解呢?目前的做法是都适用判决,但笔者认为,如果双方就诉讼请求达成了一致协议,被告虽未到庭开庭,但又签收了法院制作的调解文书,可以以调解方式结案。如果不签收,则适用判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