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全面预算信息分析开展的目的
释义
    全面预算信息分析的目的是及时检查、追踪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审查,切实发挥全面预算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事前规划,指通过对预算目标分析是通过对公司目标利润进行规划,以确定全年的经营与预算编制目标,配备将实现目标利润所需的资金、可能取得的收益和未来要发生的成本、费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指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对比,确定预算执行差异额、差异率以及造成不利差异的原因,动态地分析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行为,控制偏差,总结前期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加强对整个经营活动事中控制,保证公司预算目标的实现。事后审查,指通过对预算执行后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的财务分析,综合分析评价各个责任主体的行为结果、各种资源的效益状况和各种环境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的影响程度,实现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事后管理与控制,完善并优化公司下期经营目标。
    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补充
    1、统计方法在会计方面的应用
    在财务会计方面,会计核算是从会计的三个静态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三个动态要素即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基础上展开的,静态三要素反映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的存量分布也就是期末余额,这实际上是统计所讲的时点指标;而动态三要素反映资金的流量规模也就是本期发生额,这实际上是统计上所说的时期指标。统计时期和时点指标关于数的特性和计算特点,对会计存量核算和流量核算的区别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在财务会计中的存货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其基本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阐述的。
    在管理会计方面,统计方法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混合成本分解所采用的相关和回归分析、销售预测和成本预测所采用的趋势预测模型、短期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概率决策、长期投资决策中有关风险价值的标准差系数计算、不确定性决策中的区间估计、全面预算中的概率预算、以及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对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方法的运用,从而使得对不确定条件下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分析有了支持工具,可见统计方法是管理会计中必不可少的系统方法。
    在财务管理方面,风险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统计分析方法,筹资的资金需要量预测采用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法和长期趋势预测法。再如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财务分析中运用的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由统计相对数所提供的。
    2、会计资料在统计方面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从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发展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长期决策,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使会计信息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能及时的将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并使会计信息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利用。会计的复式记帐法,以及账账、账证、账实相互一致,为会计信息严肃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统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统计指标的核算和指标的分析,会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会计账户的核算和财务报表的分析。统计在货币价值计量核算方面多借鉴会计核算数据,宏观统计核算在核算形式上已经吸收了大量会计核算方法,这使得宏观统计核算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3、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会计与统计信息资源共享
    长期以来困扰统计工作的主要难题是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差。同样,会计也缺少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快统计、会计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不论是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有必要实现统计与会计的融合和交流,更好地实现会计与统计核算的互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