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的区别
释义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的区别具体如下:
    1、两者义务人存在区别,绝对法律关系是指在权利人之外,一切不特定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具体、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
    2、两者权利人行使权利是否需要辅助方面不同,绝对法律关系,权利人不需要义务人的辅助;相对法律关系,权利人需要义务人的辅助;
    3、两者义务的义务作为属性不同,绝对法律关系中义务人,一般承担消极不作为义务;相对法律关系中义务人,承担积极作为义务。
    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的具体含义如下:
    1、绝对法律关系中主体的一方是确定的、具体的,另一方则是除了权利人以外的所有的人。绝对法律关系以“一个主体对其他一切主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所有权等人身权法律关系;
    2、相对法律关系的主体,无论是权利人还是义务人,都是确定的。相对法律关系以“某个主体对某个主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债权法律关系。
    综上所述,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前者的义务人不特定,后者的义务人特定;前者的权利人行使权利不需要义务人的协助,后者则需要义务人协助;前者中义务人一般承担消极不作为义务;后者则承担积极作为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9: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