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吸食注射毒品列为严重不良行为第几条 |
释义 | 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吸食注射毒品列为第三十八条内的严重不良行为第(7)条,内容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6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制定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的法律。 首次出台: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现行版本2021年6月1日。 未成年人犯罪者可以说是社会大环境的“牺牲品”,是社会的消极方面在孩子们身上的体现。说是“牺牲品”,就是指未成年人犯罪的根在社会,毁在孩子。这也是让家长、让社会、各级党政痛心、焦虑的关键所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往往交错在一起,互相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 (1)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 (2)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3)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4)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5)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 (6)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 (7)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 (8)参与赌博赌资较大;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