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商家的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释义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分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行为;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真实名称或者标记销售商品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的;
    8、作虚假的现场演示或说明的;
    9、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商品价值做虚假宣传的;
    10、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11、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不按约定条款提供商品的;
    12、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六大连带责任是哪些
    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销售者、生产者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2、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销售者、生产者要求赔偿承担连带责任
    3、消费者在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的,分立后的企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经营者与营业执照的持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5、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6、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经营者、广告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做任务赚佣金的平台违法吗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看是做什么任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9: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