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中止客观障碍包括哪些
释义
    犯罪中止客观障碍包括一切客观上面的导致感觉不能够继续实施下去的事项,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1)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
    (2)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
    (3)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一、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
    1、时间条件: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阶段、实行阶段。
    (1)犯罪既遂以后,返还原物、赔偿损失,只能算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2)如果在犯罪过程中遭遇客观障碍,明显地告一段落归于未遂的,一般认定是未遂。即使事后行为人积极采取措施救助被害人的,也不成立犯罪中止。
    2、主观条件:中止的自动性。--"能"达目的而"不欲""能"与"不能"应以行为人的认识为标准。虽然存在客观障碍,但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而自愿中止犯罪的,成立犯罪中止;行为人认识到了客观障碍,但同时认为该客观障碍并不足以阻止其继续犯罪,而是由于其他原因放弃犯罪的,也应认定为是成立犯罪中止。
    成立犯罪中止要求是在犯罪的过程中,就包括预备犯罪、实行犯罪和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中。换言之,要是在这些过程之外,则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在对中止犯的处罚上面,按照《刑法》中的规定来看,要是实施了中止行为之后,同时没有造成损害的,则应当对行为人免除处罚;而要是有造成损害的话,则也是应当对行为人减轻处罚。
    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要想成立犯罪中止的话,必须主观上要具有一定的停止犯罪活动的这样一种意图,所以反应当中也规定的不能够是客观上存在着障碍的这样一种情况,而客观上存在障碍的一些情形,在这里也给大家简单的列举了一下,以便大家辨别。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6 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