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结婚后还能财产公证吗 |
释义 | 我国的民法典对婚后财产公证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夫妻双方都是在婚前进行财产公证,很少在婚后进行财产公证。婚后财产通常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中的任何一方所得的各种财产。财产公证是为了理清各自的财产,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婚后财产并不完全等同于夫妻的共同财产。 一、夫妻财产公证协议书的标准格式 夫妻财产公证协议书与其他的协议书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夫妻财产公证协议书的标准格式与普通的协议书标准格式相同。如, 1、首部要写明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 2、正文要写明想进行约定的婚前、婚后财产的范围、名称、数量、种类等,并对上述财产的归属及使用作出约定。同时也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婚后处分产生的收益如何分割。 3、最后,在落款处,男女双方需签字认可,并写上签订协议的时间。 实践中,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先空着,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的面前签字确认。 二、婚内财产公证如何写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夫妻财产公证协议就是夫妻双方就婚后财产归属达成协议的书面合同。夫妻财产公证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基本情况;现有夫妻财产的名称、数量、规格、类别、价值、状况;夫妻现有财产的归属,以及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收入的归属。 三、离婚怎样避免财产转移 离婚避免财产转移的方法如下: 1、婚前婚后财产公证,财产公证是确定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所有权的确定; 2、财产协议。不仅要约定婚前财产,还要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以及离婚期间如何分割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一方隐瞒、转让、出售、损害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对方发现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予以制裁。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