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应对恶意打假? |
释义 | 如何应对产品和广告的法律问题,包括解释清楚非自家产品或广告的问题,协调或拒绝无理纠缠的用户,制定应对策略以减少损失,按法律规定执行退货退款,私下协商赔偿或避免行政处罚,以及培养内部技术人员或与专业机构合作处理法律问题。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避免恶意报复或攻击,以减少赔偿和名誉损失。中小商家可选择合作机构处理问题,费用相对较低。 法律分析 1.复查一下是否属于自己产品或者广告的存在法律法规上的问题 经过问题复查之后,发现结果如果不是自己产品和广告的问题,向消费者解释清楚即可;对于无理纠缠的个别用户可以上报平台协调,或者不予理会,直接回绝赔偿要求。 如果复查结果是自家产品或广告的问题,那么就要制定应对策略,想法设法减少店里或公司的损失,但这不代表完全拒绝消费者的合理索赔要求。比如进行退货退款、赠送优惠券等消费者合理的要求,店铺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执行退货退款。 另外如果是存在问题的,问题有多严重,是可以和消费者私下协商赔偿的程度,还是必须及时预防被监管局行政处罚的程度,负责人需要及时确认好问题情况,弄清楚了问题的严重程度就可以从容的制定应对策略,为减少损失做好准备。 2.积极应对本公司或本店的产品和广告存在的问题 很多商家遇到了消费者的投诉或者职业打假人的举报甚至是起诉,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出各种手段,就是非常极端性的攻击报复投诉举报人,这其实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曾经有商家对于投诉人电话一直狂轰滥炸,但这其实对于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只有企业、商家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事情的轻重型,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才能真正的给自己减少麻烦、减少赔偿、减少名誉损失。而那些无论是谩骂对方的,或者是恶意拖延的,甚至是恶意报复投诉举报人的,最终的结果都是赔偿不仅没有减少,还额外的被工商局、食药监局、市场监督局行政处罚,严重的甚至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 3.培养法律法规技术能手,或者和专业机构合作 如果是产品非常多的厂家或者商家,想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可以直接通过招聘或者就培养内部人员,有了自己的技术员工以后就可以更方便的处理自己的产品问题了,而且对于提前预防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商家在进货的时候,就可以预先审查一下产品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对于有违规问题的产品不予上架然后直接退货即可。 如果是中小商家或者是中小企业的,建议直接选择一个长期的合作机构来处理自己的产品和广告,很大专业机构的收费并不多,跟很多商家每年的赔偿款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少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公司每年的服务费其实都很低的,相对于每年几万赔偿款,基本上是不值得一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律师事务所只能帮企业打官司,对于产品本身的法律他们并不精通,还需要企业和本行业的咨询机构合作。! 结语 在面对产品和广告存在的法律问题时,我们需要进行仔细的复查和评估。对于非自家产品和广告的问题,可以向消费者解释清楚并不予理会无理纠缠的个别用户。若是自家产品或广告的问题,应制定应对策略,合理满足消费者的合理索赔要求,如退货退款等。同时,要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私下协商赔偿或预防行政处罚,并及时与相关机构合作或培养法律法规技术能手,以减少损失和名誉损失。清醒认识问题的轻重,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避免极端行为,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