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的定义是什么?
释义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确认双方劳动关系的协议,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什么是劳动合同的确立,什么是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和平协商,就劳动合同条款达成协议,确立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一般包括确定合同当事人和确定合同内容两个阶段。我国《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明确劳动者与使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平等自愿原则平等指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有权选择对方,就合同内容表达各自独立的意志。主动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自由表达各自的意志,主张自己的权益和志愿者,任何一方都不能强迫对方接受意志。采取欺诈、恐吓等手段,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不符合自愿原则。对双方当事人来说,平等是自愿的基础和条件,自愿是平等的表现,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平等自愿原则是劳动合同的基础和基本条件。
    (二)协商一致原则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工人与用人单位双方充分协商劳动合同内容、期限等条款,达到双方对劳动权利,义务意义一致。只有协议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3)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这是劳动合同有效受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必须满足一些要求:
    1、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必须合法。当事人不得以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法形式掩盖违法意图和违法行为,以达到不良企图的目的。
    2、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也就是说,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作为用人单位,应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作为劳动者,必须具备劳动权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即年满16周岁,具有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双方主体签约时,主体资格必须合法。
    3、签订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设定的权利,义务条款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发生工伤事故,职场不负责任、缺勤3天除名、不享受星期天的假期等内容是违法无效的条款。对此,用人单位应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4、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必须合法。有的地方性的法规对劳动合同签订程序的法律要求,除了要求当事人签订书面合同并签字盖章外,还规定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合同管理机构进行鉴证,方能生效。
    5、订立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合法。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1: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