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样的才属于家暴 |
释义 | 法律上的家暴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只要家庭成员一方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就可以认定家暴的存在。 有以下情形的算家庭暴力: 1.对其他家庭成员蓄意使用体力或使用武器,伤害或残害对方的行为; 2.对其他家庭成员有诋毁、嘲弄、威胁、恐吓、歧视、排斥、忽视的行为; 3.施害者通过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收支状况的严格控制,摧毁受害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家暴表现形式 1、身体暴力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家暴形式,同时也是最严重的一种。 2、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是指通过辱骂、贬低、恐吓、诽谤等方式 3、性暴力 性暴力是指在对方表示不同意的时候,用暴力手段威胁对方发生性关系 4、经济暴力 经济暴力是对另一半实行经济控制,经济控制是指通过对家庭中的金钱财物、时间、交通工具、食物、衣服和住房的控制,限制对方的行动和意志的自由,造成对方人身和精神的依赖,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5、冷暴力 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 家暴认定 对于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应从主观过错、伤害行为、伤害后果的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施暴方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施暴方实施暴力行为在主观上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故意性,过失的情形应予以排除。 2、具有伤害行为。家庭暴力的类型一般有三种,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家庭暴力的伤害行为指的是施暴方对受害方实施了侵犯其人身、精神或性方面的强暴行为,在客观上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也可能是消极的作为。 3、伤害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可以从两方面判断: (1)在程度上达到轻微伤; (2)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比如一年以内实施家庭暴力行为达到三次以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