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什么是法定孳息 法定孳息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由法律关系所产生的收益,如房屋出租的租金、借贷产生的利息等。 法定孳息是随着时间连续发生的,所以权利人在其权利存续期间可按时间计算孳息。如债权人在债务人迟延时,有索取法定利息的权利。但取得法定孳息又有严格的时限规定,所以权利人须在其权利存续期间按时计算和收取孳息。民法典规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法定孳息,一般指因法律关系所获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据 租赁合同 收取的租金、贷款人根据贷款 合同 取得的利息等。 二、法定孳息的处理原则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孳息的处理原则是: 1、当事人之间有约定的,按约定取得; 2、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例如房屋的租金归出租人,出租人一般就是房屋的所有权人,但有时也会发生出租人与所有人分离的情形,即出租人可能只是房屋的使用权人,则作为出租方的使用权人获得租金的收益。 三、法定孳息与天然孳息的区别 法定孳息与天然孳息都有孳息之名,从世界各国和地区现有的立法例看,多将其并列规定,但它们本质并不相同,而且分属不同领域。两者区分的基础,在于法定孳息是交易之物,天然孳息是派生之物。 (一)物质形式不同 法定孳息因为是用益(用益 物权 和用益债权)对价,因此原则上用一般等价物来衡量。即法定孳息的物质形式原则上是货币、是种类物。天然孳息既可以是种类物,也可以是特定物。前者如收获的小麦,后者如产下的一只熊猫。但天然孳息进入交易状态后,才有区分种类物和特定物的法律意义。天然孳息都是动产,法定孳息因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故在逻辑上也可以是不动产,但笔者并未发现实务中有这样的例子。因为,不动产的价值一般较高,作为用益的对价,一般是得不偿失的。 (二)“收取”的性质不同 “就一般言,天然孳息之收取,应依物权法之规定,法定孳息之收取,应依债法之规定。”法定孳息在取得前,是债权请求权;取得后(货币或其他动产占有后)是物权。对天然孳息的收取是(直接)取得物权。 天然孳息,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是传来取得。或者进一步说,天然孳息作为产出,是原始取得;法定孳息,作为对价是传来取得。天然孳息的法律规范,主要是静态归属规则;法定孳息的法律规范,都是动态的交易规则。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法定孳息,一般指因法律关系所获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据租赁合同收取的租金、贷款人根据贷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二十条 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二十一条 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 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