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执行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释义
    法律分析:
    (一)执行的合法性原则
    (二)执行标的的有限原则
    执行标的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被执行人的财产和行为两个方面,但不包括被执行人的人身。
    (三)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
    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是指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必须照顾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四)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中既要采取强制手段,又要对当事人多做思想教育工作以促使其自动履行。
    (五)协助执行原则
    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有关单位、个人协助执行的,应依法向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诉讼,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应当到庭;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庭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作出判决。
    第二百三十五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属于原告方的,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按撤诉处理;属于被告方的,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缺席判决。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拘传其到庭。
    第二百三十六条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按撤诉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