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我国结婚登记年龄:女性和男性的法定结婚年龄分别是20和22周岁。,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现行《民法典》规定,民族自治区可以根据本民族实际情况,对法定婚龄作变通规定。,结婚登记年龄登记条件:,(一)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自主把握)。,(二)结婚年龄: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三)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四)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自主提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一)未到最低法定结婚年龄的;,(二)非双方自愿的;,(三)一方或双方已有配偶的;,(四)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五)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六)本人的户口簿与居民身份证姓名、出生年月、民族、性别不一致的。,(一)结婚是要式行为,取得结婚证时,才确立夫妻关系。,(二)结婚行为具有人身性,当事人应亲自办理,不适用代理。,(三)复婚的,也应进行登记,否则不产生夫妻关系。,(四)其中“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的规定,一定程度上恢复承认了事实婚姻,即两个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符合结婚条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双方当事人应补办登记,领取结婚证。这一规定从积极角度重申了办理结婚登记的必要性,那些符合民法典规定的结婚条件,举行了结婚仪式或已经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男女,应尽早补办登记,以使自己的婚姻行为合法化。,结婚登记大致可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环节。,《母婴保健法》规定,男女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医学鉴定证明。婚前医学检查包括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三类疾病的检查。经婚前医学检查,对患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间内或者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向男女双方说明情况,提出医学意见;经男女双方同意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者施行结扎手术后不生育的,可以结婚。有的同志提出,母婴保健法虽然说明了婚检项目和暂缓结婚的情形,但并未确定禁婚疾病,再加上医生一般也不在婚检报告中明确婚检对象是否可以结婚,为结婚登记工作带来了困难。为此,修订婚姻法应当明确什么是禁止结婚的疾病。立法部门就此问题专门听取卫生部门和著名医学专家、教授意见。,如果一定要明确禁婚疾病,那么最好由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以下两种人不宜结婚:一是处于发病期的躁狂、抑郁型精神分裂症者;一是重度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者。这两种人无行为能力,不可能履行婚姻的权利义务,而且所患疾病极有可能遗传给后代,影响子女的身体健康。考虑上述意见,婚姻法对禁婚情形作了原则规定,即“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实践中,可依母婴保健法的规定确定禁止结婚或暂缓结婚的情形,也可由有关部门根据婚姻法原则制定具体规定。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